信息详情

2023-2024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年2月18日]

巴城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第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以市局教育基础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落实新课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双减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  

2.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通知要求,切实抓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

3.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各类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5.搞好学校特色活动。以学校社团为载体,开展各项丰富有意义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6.做好多特殊学生的关爱,做好融合教育。

7.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8.积极开展好课后服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指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规范课程实施。学校严格根据《江苏省课程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相关规定,开齐上足规定的课程;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制定作息时间表,本学期开始,全市的作息时间统一,为了看护好早到校的学生,班级看班教室到班级的时间是7:40,原先下午第一节课后的课间操调整到下午第二节课前,负责老师是下午第二节课的上课老师,原先上午第二节课前的眼保健操调整到下午第六节课前,负责老师是下午第六节课的上课教师;本学期各年级的综研改成综研/心理,单周上综研,双周上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丰富大课间活动和小课间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5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二)加强教学“七认真”管理。

本学期的“七认真”检查将继续实施上学期的推磨式检查。“七认真”包括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检测)、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认真指导学生开展自学。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 做到“四有五备”:脑中有课标, 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 有教法。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1.备课要求各栏目填写齐全(单元计划、日期、目标、重难点、反思等),要有二次修改,修改主要是对于某个个教学环节(红笔),教案的开头要有预习的检查,结束要有作业的布置。(体现创新、分层作业等)。备课要有一周左右的提前量,从内容上,教案要体现新课表精神、大单元意识、情景化、生活化、项目化。切忌不经消化的拿来主义。五年内的教师要做好手写备课,电子备课老师更要注意,不要出现一个年级一样的教案,电子备课教案可以在二次修改后再上传,电子备课一课时一上传,授后小记也是单独上传。兼课的教案也要有,要有反思,检查时提供纸质稿即可。只要进课堂上课, 任何课型都必须要有教案,其中讲评课的教案主要是指本次测试、练 习或者考试的试卷分析报告。作文教学要根据每组课文的训练要 求,写好“作(文) 前指导”与“作(文) 后讲评”的教案,一个学 期至少应有二篇“下水作文”。

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需在各人深入钻研教材,注 意广泛学习并了解学生实际,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本学期学校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时间也做了规定,语文定在周二下午,数学定在周四下午,英语定在周五下午,技艺学科定在周三上午。相应的课程表也做了调整。集体备课要做到 “四 定”即: 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四有”即: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记载(电子平台)。 “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核心教案、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练习。形式可以多样:专题研讨(新课标、教材教法、设计、分层作业、命题、教师素养等),观课议课(确定主题、公开教学、观摩名师课堂、进行研讨),成绩分析(一段学习后的学情分析、竞赛分析)。

2.认真上课。

认真上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 要倾力营造真教实学的课 堂教学情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在教会知识、锻炼能力、 培养习惯、积淀素养等方面尽心尽力尽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要做好侯课工作,室外课的老师要负责学生的带出带进,不迟到、不拖课,不得将通讯设备带进课堂。不得以刺伤学生自尊的语言批评辱骂学生,更不得体罚和 变相体罚学生,不得私自停学生的课。

强调上课的内容要和教案一致。

杜绝教师“满堂灌”,应适度“留白”,每节课要安排不少于 1/3  的时间供学生思考或练习。 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及时记下教学的成败得失,为后续教学积累最有效的反馈资料;三年及以下的青年教师要求一课一记;其余教师授后小记数量原则上不得低于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每篇售后小记字数不得少于 100 字。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作业包括口头、书面、动手制作、上网搜寻 资料、阅读文章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作业的要求要具体(对不 同层面的学生区别要求),体现“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跨学科”的思想。作业量要适当,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教师做题在先, 坚决杜绝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训练要规范, 所有作业都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老师在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做一做。英语本学期还会尝试用苏州线上教育中心的课程资源。本学期中高年级班级中设置了作业公示栏,语数英每天的回家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此事请班主任做好协调,周四为我校的无回家作业日。提醒督导组到校检查双减,翻学生书包,检查办公室,检查教辅。

4.作业批改。作业批发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 有错必纠”,对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都要认真及时地全批 改,不允许以集体评讲代替批改、以张贴答案代替批改、以家长签字或学生互批代替批改。 注意面批和课后批改的结合,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倡面批面改, 不允许以罚做作业的办法惩 罚作业质量有问题的学生。 教师应规范使用批改符号,并注意书写工整,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各科成绩采用等级制。优星100-95分;优94-90分;良好89-80分;良减79-75分;及格74-60分;不及格低于60分。

4.认真辅导。加强课后辅导。辅导可采取全班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等辅导形式。辅导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并做好纪录。 严禁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对优秀学生,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宽加深学习的知识,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针对他们的学习态度、 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 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5.认真组织考核(检测)

命题时,教师不能全部采用、照搬外来试卷。教师必须具有自主命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借鉴和改编,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地原创命题。考试内容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试卷编制从易到难,题型应多样,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不出偏题、怪题。

6.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有效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要与本地本校特色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落实相结合,要有 详实的活动计划、活动菜单,确保一定时间内的目标达成度。要 加强对活动的过程管理,对兴趣小组活动的实效考核,纳入教师 工作实绩考核范围。

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要遵循市教育局和上级教育行 政部门的有关精神要求,本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在 学科领域内外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 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自我成长的需求。

7.认真指导学生开展自学

指导课前预习。 认真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使学生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课堂听课。 认真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并尝试验证自 己的假设。

指导合作学习。 认真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在小组探究和实验中学会分工、学会合作,学会在小组中认真倾听其他 同学的发言,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将小组同学的意见进 行归纳总结。

指导复习和完成作业。 认真指导学生复习, 教会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复习, 拾遗补缺、巩固提高; 指导学生认真、按时、 独立完成各项作业。指导课外学习。 认真指导课外学习, 指导学生掌握课外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习科学兴趣。

8.学校各学科规定作业

语文:

一年级:习字册、补充习题、词语本。

二年级:习字册、补充习题、词语本、写话本(一周2次)。

三~六年级:习字册、补充习题、大小作文本、词语抄写本、)、分层作业、创新作业。练习与测试(选做)

数学:

低年级:补充习题

中高年级:补充习题、课堂作业本、分层作业、创新作业。同步练习(选做)

英语

低年级:补充习题

三~六年级:补充习题(选做)、同步练习(全做)、课堂作业本、分层作业、创新作业。

美术:图画本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研修手册中检查听课和教研活动记载。

(三)五育并举,促学生发展。

结合学校计划,教务处将积极推进五育融合“五个一”工程,讲好一个中国故事,培养一门学科兴趣,练就一项艺体技能,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参加一次深度研学。

(四)深入推进课堂研究。

组织教科研活动,采取推门听课、教研等方式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水平。我们的教研活动也将围绕“情境化”“生活化”“整本书阅读” “项目化学习” “任务群中的单元单篇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衔接化教学”“习作教学”“英语绘本教学”等主题展开。

(五)规范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学期,学校继续开展好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将着眼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素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强化劳动、综合与实践活动,真正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

(六)认真开展学校融合教育工作,通过家校联系、送教上门、来校活动等方式,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最大程度的普校教。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