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减负增效新征途 竹映满园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2年8月28日]

减负增效新征途 竹映满园润童心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意见

昆山市巴城中心小学校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做好下半年的各项教育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我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在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新征程中贡献教育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1)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只有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条文,以及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

2)开展活动,知行合一

  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并开展学习大讨论,相互交流思想,每位教师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自己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开展爱生家访活动,学校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爱生工程,人人争当爱生模范,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耐心细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

    把师德师风列为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建设长效监管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专项教育。办好第38个教师节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全员承诺活动。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强化师德失范行为通报制度,持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

  1.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责任。学校把党建工作作为实现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赓续党的精神血脉,践行为党育人使命,引导教师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党性觉悟和业务能力双提升,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强化政治意识,增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拓展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汇聚形成广大师生喜迎党的二十大浓厚氛围,及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化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打造“阳光育人”党建服务品牌。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五抓五提”专项行动,争创“园丁先锋”党建示范学校、示范党支部和示范岗。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强化新媒体平台三级审稿制度。旗帜鲜明地开展舆论斗争,严密防范网上意识形态渗透和宗教向校园渗透。深入落实“三重一大”校本化决策制度和“四知四守”促勤廉专题教育,深入排查“两长一骨干”队伍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对关键岗位和“小微权力”的监督。开展学校中层干部廉政谈心谈话活动,助推营造风清气正、崇德向善的育人环境。我们要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党和人民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 贯彻落实“双减”工作

    进一步加强五项管理,努力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减负”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的教育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

2)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减负”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因此欲得学生“减负”,教师须得自觉“负重”。一是思想上“负重”,从实施素质教育精神的大局出发,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作为已任,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二是在业务提高上“负重”,自我“加压”,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三是在教学实践上“负重”,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备、教、改、辅等各项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益。

    落实中小学教学“七认真”常规要求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争创“轻负高效”示范学校保障学生校内校外的体育活动各1小时,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干预机制,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推进戏曲等文化活动进校园。

    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要落实三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满堂,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做到“三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保证在课堂上留35分钟的作业时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合格的基础上培养优秀,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个性。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挪上它课,不私自调课,技能科课一律按要求上足课时,课堂不得挤占他用。

3)减轻负担,控制作业

    课内的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外的作业分量要适中,注意突出训练重点。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学校和班主任应负责控制和调节学生每日的课外作业总量。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除学校组织期末练习外,各任课教师不得组织各类加重学生负担的书面考试,不以分数排名次。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登记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

    按课程计划及学校实际,合理安排学科、活动课程,科学设置课表,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按规定征订有关教辅用书。教导处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随堂听课次数,及时了解掌握教师“减负”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先进,树立典型,纠正问题。学校将切实加强对“轻负”工作的监控,加大管理力度,建立“轻负”长效机制,强化措施,加强督查,努力确保“优质轻负”落到实处。

4)课后服务,彰显特色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双减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解决新时期教育发展主要矛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校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既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还是当前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同时做好课后服务,既是对课后学业辅导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五育并举发展学生特长的好时机,更是为家校协同教育搭建的绿色桥梁。

    本着配合落实“双减”工作,本校课后服务低年级每周2-3次学科巩固/拓展,主要以艺体类兴趣活动为主,如书法、竹笛和太极等特色课程。中高年级的主要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进行个别辅导答疑;每周4次学科巩固/拓展及兴趣活动每周1次,含科普知识、趣味游戏课程。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体验快乐,收获成长。同时,本校在稳步推进课后服务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办学特色,进一步推出特色课程。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在“玩”中学习、成长的润泽教育环境,舒展心灵,张扬个性。

  1. 规范执行课程标准

    今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它规定了各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标准、所需课时等学校是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严格规范教学管理,该开设的课程是开齐开足了,这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执行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也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与课程考试的主要依据。

(1)落实标准,改进方法

    学校抓教学管理,就必须严格执行好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这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落实学科教学质量标准,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准绳,研究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上课、复习等教学全过程的必修课。要准确把握教学质量要求,不肯不得过难,也不能低于标准要求;要严按照课程标准实施零起点教学,不能进度过快,不能为学生上课外补习班推波助澜”。

2)集体备课,制定计划

    课程标准的执行主要体现在学期授课计划和教案的编制和实施。教学计划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既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安排,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检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期教学计划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任教班级学情进行制定,以确保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期教学计划制定前要了解任教班级学情,仔细研读本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吃透选用教材,总结反思上一轮教学,教研组长组织研讨教学方法并进行集体备课。

(3)加强学习,榜样示范

    要规范执行课程标准,就必须组织教师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积极组织有关新课程方面的论文撰写、评选及征文活动和教案评选活动,要求教师围绕新课程的内涵、目标、任务、措施等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并结合自己在实践新课程中的教学体会,写出有独到见解的优秀论文,鼓励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实践好新教材,对优秀论文和优秀教案及时向上推荐和上报。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促进新课程的学习,请专家就新课程方面进行理论讲座和发表指导建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组组织的外出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力求达到三个认识和四个转化:(1)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增强教育改革的责任感。(2)提高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提高能力意识,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实现四个转变:(1)传授知识教学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转变。(2)实现由单向交流向多维互动转变。(3)实现有封闭性课堂向选择性、开放性、实践性课堂转变。(4)实现由重结果教学为重知识形成过程的转变。

    把年轻的教学骨干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领头兵,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为他们创造展现才能的时空.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鼓励教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主动研究,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 竹映文化浸润童心

校文化是学校发展中稳定的核心驱动力量,“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巴城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一百余年的薪火相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我们致力于通过不断地提升“竹之精神与品质”的学校文化精粹,来引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力求以精神文化为导向来凝心聚力,用制度文化为抓手来保驾护航,最终将外显为教育的课程文化和师生的行为文化。在实现学校平稳发展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富有“日有所进”竹印文化元素的精神家园。

 我校确立了“日有所进”的校训,提出了以质量高、特色浓的苏南农村知名小学”为办学的宏伟目标,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天地人和”四维度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办学宗旨形成“竹之精神与品质”的学校文化。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途径,它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我校在构建课程文化方面,主要将侧重从课程的主体性、多元性、开放性、生成性、合作性出发,以动态发展的、立体多元的、个性选择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舞台。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和教师智力资源。目前,学校编制的校本课程教材有竹笛、书法和太极拳三套。在校本课程编写中,要以“文以载道”的传统借鉴和新时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以知识、技能共举的形式让学生得以人文及技能素养与素质的提升。在抓好课堂主阵地的同时,积极对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不断发展和创新社团“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与形式,开设丰富多彩的文、体、科社团活动。每学期都有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各种类型的文体娱乐、竞赛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确定专门的社团活动时间,集中开展教学和培训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社团作为“第二课堂”得到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德育,更多的体现在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们努力注重从细微处入手。抓良好习惯的养成暨养成教育。如生活习惯:教育、训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起居、饮食规律,吃饭不挑肥拣瘦,科学饮食,健康身体。礼仪习惯: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在家尊重父母和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男生要有“绅士”风度,女生要有“淑女”形象,要让巴城小学的每一位笛娃对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卫生习惯: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洗衣服,勤剪指甲,勤洗头、洗澡,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纸屑,认真做好班级保洁工作,保持教室和校园的环境卫生,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优雅、洁净的学习环境。学习习惯: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尤其是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养成预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组织学生观看每周五的《校长伯伯讲习惯》。

  1. 校园安全常抓不懈

    维护校园本质安全,全面实施中小学校安全风险报告制度,深化平安校园和智慧安防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和处置体系。加强对校园食品、卫生、危化品、校车等全过程、全链条管控。用好学校安全教育平台资源,强化校内外安全宣教,确保教师授课率100%、学生完成率98%以上。部署秋季开学验收和应急演练,动态调整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规范开展师生员工返校前信息排查和健康监测,落实学校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规范快递、外卖等入校物品管理,加强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各环节无疏忽。

回首过去,巴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展望未来,还需要全体巴小人同心协力、脚踏实地,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深入践行“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共育巴小的“幸福笛娃”。

昆山市巴城中心小学校

2022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