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低数组第五次二级子课题活动简讯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2日]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低数组第

子课题组活动简讯

2020年127日下午,根据校教科室的工作安排,本组内成员聚集在教科研活动室1进行本周的课题组活动。本次活动,大家积极撰写发言稿,交流有关自己微型课题研究。在交流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产生思想的火花。

本周的主发言人是陈思青邓伟平两位老师。

邓老师的研究主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他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动手动口动脑、生动活泼,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参与之中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错误除了偶然的疏忽,通常有其心理上或思维上的不足之处。教师要研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先寻找并加以消除。学生能够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那么就意味着他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陈老师研究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讨”,她认为提问能带动师生双向互动,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与强化学生思维的常用教学技能,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提出有效的问题,减少提问的主观随意性,保证教学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提出有价值与有目的的问题,使其具备一定的探究性与趣味性。例如,在“表内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创设运动会列队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能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师可提出学生在运动会中如何列队的问题,如“一共多少人”“一排多少人,一共多少排”“加法算式如何列”“乘法算式怎么列”“两组算式发现了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不限制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多列出几种加法算式,让学生明白加法算式不同,但乘法算式相同, 同时乘法算式能缩短加法算式等知识内容。教师还可向学生提供三角形方块等学习工具,让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组合方块摆出规定数量的小鱼图案,并提出“摆一条、两条……七条小鱼需用多少个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手实践的发现填写在表格内。在填写完表格后,教师可继续提问“如何算出21”, 让学生发现3721。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提出“一条小鱼用了7个三角形,是几个7”“两条小鱼用了14个三角形,是几个7”“17是几,如何用乘法算式书写”“尝试编出一句乘法口诀”等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便能逐步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学生在了解7的乘法口诀后,教师可让学生围绕“你发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等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乘法表规律。小组交流的方式能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 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为了巩固和深化,教师可让学生围绕“一周7天,两周几天,三周几天”等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自主列出乘法算式,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老师们一直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探究,大家总结经验,交流方法,给组内的新老师很多建议和启发,促进各自的教学工作。

C:\Users\eway\Desktop\IMG_8978.JPGIMG_8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