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低年级德育质量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8年3月30日]
 

巴城中心小学把一月一次的德育质量分析,作为新学期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加强班级管理、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三月中旬,德育处就开学一个月来的德育工作,在低年级段召开了德育质量分析会。会议围绕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常规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分析,报告如下:

一、项目分析

各位班主任针对一个月来的班主任工作着重探讨的项目有:

1.学生习惯现状

2.产生不良习惯的原因

3.本学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学生习惯现状

就低年级学生习惯的现状,班主任们从行为、学习、卫生三方面进行交流。

1. 行为习惯

(1)列队:排队走路队伍散乱,走路时喜欢东张西望,勾肩搭背。走路时,队伍拖的太长,队伍里总是有学生讲话。

(2)用餐:餐桌上吵闹,粮食浪费现象比上学期好转,但仍需改善。

(3)上厕所:大部分学生能够课下上厕所,但仍有少部分学生,下课玩耍,上课铃响才奔去厕所。

(4)课间:部分学生仍然在走廊内追逐打闹,大喊大叫。

2. 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坐姿端正,书本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认真完成作业,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上课能积极发言。

但仍有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玩文具,拖拉作业,个别同学上课爱与他人说话,随便乱插嘴,极个别人上课不认真听讲。

与上午上课状态相比,下午的课学生精神面貌较差,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开小差,个别有打瞌睡等情况。

3. 卫生习惯

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人一杯,一人一手帕”,个人卫生习惯良好,并在老师的安排下有序完成值日生工作,教室内地面能保持整洁,课桌椅能整齐摆放。

个别学生经常性忘带水杯、手帕,下课与同学滚地嬉戏打闹

三、产生不良习惯的原因

就低年级学生的不良习惯,班主任们分别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予以剖析。

1.家庭因素

社会评价标准只以分数为重,导致学生、家长也只向分数看齐,而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往往不重视,导致学生从小也就养成了万事以分数为重,其它什么都不重要的观念,久而久之,他们的行为、学习和卫生的坏习惯也会越来越多。

2.学校因素

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接受新事物较快,易受到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班容量较大也是造成教育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学校与家长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也可能使学生产生不良习惯。

3.社会因素

学生年纪太小,无法深刻认识到一些不良习惯的会产生的后果、不懂得分辨是非、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正确认识。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不文明的用语、行为也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会模仿这些行为。

四、本学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不良习惯,结合这些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班主任们纷纷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行为习惯

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且能定期进行总结,评价,同时适当进行奖励与批评,对于部分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要注意引导,时时监督,适时批评。

列队:正副班主任前后配合,共同管理好班级,做到排队有序。

用餐:统一行动,尽量不用言语,用动作;鼓励学生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

上厕所:任课教师下课时,多提醒学生一句,上厕所,喝水。

课间:教学生一些文明小游戏,下课好好休息,注意安全。

2.学习习惯

任课教师提前候课,监督学生背诵古诗,适当提醒部分学生准备学习用品。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课堂约30分钟时,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儿歌、小游戏,缓解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3.卫生习惯

吃营养午餐时,教师在班级内监督,统一喝,再有序扔垃圾,避免班级内出现脏乱、混乱等情况。注重培养班级内得力的小助手,监督提醒个别同学的卫生。

总而言之,强化责任意识,班主任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以“勤”字为指导思想来管理班级。利用班会、晨会,表扬班级里表现好的学生,找出别人的优点,并向他学习。加强家校联系,同时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共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和卫生习惯。

执笔:沈渊